DSG-I型肝病治疗仪合药物治疗肝炎后肝硬化

发布时间:2011-02-25    浏览次数:7198

叶佩燕  陈晓蓉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上海201508

关键词 肝炎后肝硬化  肝病治疗仪 药物治疗

    为提高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自2005年10月起配合使用DSG-I型电脑肝病治疗仪辅助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疗效较佳。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11月~2006年1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25~26岁。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会议及肝病会议修订的肝炎后肝硬化child-A或child-B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60例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保肝、降酶、退黄、支持和∕或抗病毒药物治疗。如甘草酸二铵30ml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1天1次、苦黄针30ml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1天1次和/或恩替卡韦片0.5mg口服,1天1次。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上述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SG-I型电脑肝病治疗仪肝区照射(杭州大力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天1次,1次30min,以患者感觉局部发热为度,30天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①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乏力、纳差、腹胀、胁痛等;②肝功能生化: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SB)、白蛋白(A)等(试剂由美国罗氏公司提供);③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C-IV型胶原(放射免疫法,试剂由上海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提供);④肝动静脉管径及血流量、血流速度(采用荷兰飞利浦5000彩色多普勒)测定。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恢复正常,肝纤维化指标好转,肝动脉管径增粗、血流量增加;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50%而未完全正常,肝纤维化指标有所好转,肝动脉有或无管径增粗、血流量略增加;无效:未达到好转标准或恶化。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c2检验

3.2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见表1;两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水平比较,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动脉血流状态比较,见表4。

表1 两组症状及体征疗效比较                               例

症状与体征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腹胀

观察组

30

25

4

1

对照组

30

18

5

7

胁痛

观察组

30

27

2

1

对照组

30

12

10

8

纳差

观察组

30

26

2

2

对照组

30

22

6

2

脾肿大

观察组

30

1

1

28

对照组

30

0

6

24

    两组比较, P<0.05

 

表2  两组肝功能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组别

n∕例

ALT(IU/L)

AST(IU/L)

TBil(μmol/L)

A(g/L)

观察组

30   治疗前

194.54±98.40

110.40±102.50

74.01±24.15

33.70±3.91

     治疗后

  78.40±7.60**

69.60±28.40*

  39.10±15.40**

 38.86±4.17**

对照组

30   治疗前

178.60±25.80

101.80±54.80

82.10±29.06

36.64±4.87

     治疗后

95.50±14.7*

89.80±8.60

69.06±17.86*

36.34±2.19*

    与治疗前比较,*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3   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水平比较               ng/ml

组别

n/例

HA

LN

C-IV

观察组

30    治疗前

377.12±101.02

153.91±38.27

199.73±55.12

    治疗后

101.18±50.44**

103.27±20.39*

104.11±29.56**

对照组

30    治疗前

387.86±98.25

165.36±39.78

196.13±56.25

    治疗后

 168.72±67.95**

126.13±22.43**

151.35±45.62**

    与治疗前比较,*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4  两组肝动脉血流状态比较

组别

n/例

  平均流速(cm/s)

管径(mm)

 血流量(ml/min)

观察组

30    治疗前

23.91±2.02

2.80±0.90

126.09±11.03

     治疗后

 26.86±2.39*

3.50±0.79*

212.54±19.37**△△

对照组

30    治疗前

24.11±1.98

2.90±0.99

124.61±10.87

     治疗后

24.81±2.04

3.10±0.86

178.29±9.98*

   注:*P<0.05, **P<0.01

讨论

   慢性肝病(主要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理基础是肝纤维化,而发展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甚至肝癌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失代偿症状,5年存活率低于50% 。

   DSG-I型(生物信息)电脑肝病治疗仪是根据生物物理学能量节律共振原理,利用微电脑自动提取患者的生物节律信息(接受治疗者的心率信号),发出与患者心律同步的生物信息电磁能,根据不同微循环脉动信息状态,控制近红外照射波的频率、功率、强度和能量计时,大大地提高了人体对光波的透过、吸收率,把人体很难吸收的特定辐射能量带到肝脏,在病变部位产生生物学效应,从而改善肝脏的生物化学反应。它能使肝脏的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使肝脏的氧和营养物质的供给得到改善,从而能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恢复肝功能。

   近年非药物疗法在国内外受到很大重视[7],其优点在于用物理学原理治疗肝脏疾病,避免了药物在代谢过程中对肝、肾潜在毒副作用,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DSG-I型电脑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操作简单、无损伤、无交叉感染,病人依从性好,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参  考  文  献

1.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Frank S,Oliver L,Lobreton-De Coster C,etc. Infrared radiation affects the mitochondrial pathway of apoptosis in human fibroblasts. J Invest Dermatol,2004, 123(5):823-831.

3.Zolotareva TA, Oleshko Aia,Oleshlo TI. Antioxidant effect of low intensity laser infrared irradiation. Vopr Kurortol Fizioter Lech Fiz Kult.2001 ,(3):3-5.

4.贺劲松,周大桥,等.DSG-I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对肝炎肝硬化的影响.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5,15(4):234-236.

5.童光东,周大桥,漆艳平,等.乙肝Ⅲ号合近红外信息辐照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22(5):17-20.

6.赵长青,薛惠明,顾宏图,等.电脑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对正常人肝血流的影响,中西结合肝病杂志,2004,14(5):290-291.

7.高庆伟,常青山,韩常新,等.近红外信息辐照技术辅助治疗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研究.透析与人工器官,2007,18(2):1-3.

                                                 收稿日期:200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