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灸法机理研究 促进灸法产业
—— 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教授
吴焕淦,教授、研究员,两项国家“973 计划”灸法项目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名中医, 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针灸推拿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免疫效应重点研究室主任、针灸免疫三级实验室主任。上海市一流学科中医学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针灸推拿学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针灸溃疡性结肠炎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学科与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会长。
吴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首次提出“肠腑病症,从脾(胃)论灸”,是提高艾灸治疗肠腑病症疗效的关键。创立了“艾灸温养脾胃,调和肠腑气血” 治疗肠腑病症的的学术观点,形成艾灸温养脾胃理论与治法。提出了“人体对艾灸的温热刺激及其生成物的反应是灸效的科学基础;灸材、灸法、灸位、灸量及机体反应性是影响灸效的关键因素,合理运用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及“艾灸的温热刺激能产生温通温补效应”的学术观点,总结并阐释了艾灸温通温补效应规律及其科学内涵。
吴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先后承担 973 计划项目“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NO.2009CB522900) 和“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机理研究”(NO.2015CB554500)。共发表学术论文 250 余篇,其中发表在 Pain、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等 SCI 收录论文 64 篇;主编《中国灸法学现代研究》、《古今医家论灸法》等专著 10 部,主编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等;培养出站博士后 5 名,培养毕业博士 30 名,硕士 34 名。2013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2012 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2012 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5 年获得上海市第十五届银蛇奖特别荣誉奖。
记者:吴教授,您好!针刺镇痛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对艾灸镇痛的认识还显不足。作为两项国家“973 计划”灸法项目首席科学家,您和团队在灸法镇痛领域进行了大量工作,您认为艾灸镇痛的疗效如何?
吴焕淦教授:针刺具有镇痛和抗炎效应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极大地促进了针刺在临床的应用和推广。院士就针刺镇痛的发展归纳为:初期探索、临床推广、原理探讨、重点研究、理论总结、回归现实;针刺镇痛研究既促进了针刺疗法在全世界的应用,同时, 也推进了针灸疗法本身和神经科学的发展。针刺与艾灸密不可分,而且灸法作为中医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明代医家
李梴在其著作《医学入门》中更为明确地提出“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表明艾灸疗法有其独特的治疗特色与功效。艾灸治疗痛症自古有之,范围也逐步扩展到了内、外、妇、儿、皮肤等各科。在治疗痛症方面,艾灸疗法颇具特色,对颈、肩、腰、腿痛等肢体疼痛疗效显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等疾病的内脏痛也具有独特的优势。艾灸疗法具有温通经络、消瘀散结、扶阳固脱、调和气血等作用;对机体急、慢性气血“不通”、“不荣”具有良好的温通、温补效应,在既发挥镇痛效应的同时,又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从“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到“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机理研究”两项灸法 973 计划项目,我们始终都致力于灸法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在镇痛领域致力于拓宽艾灸镇痛的应用范围,揭示艾灸镇痛的效应机制, 推进艾灸镇痛临床应用的国际化进程。下一步尚需深入开展灸法镇痛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艾灸镇痛量-效关系,探索影响艾灸镇痛效应的关键因素;同时,建立艾灸治疗痛症的评价体系,推进灸疗的标准化建设,建立艾灸治疗各类痛症的资料库。
记者:艾灸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基于你们团队的研究工作,您认为艾灸镇痛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吴焕淦教授:研究发现,艾灸的镇痛效应可以发挥在痛觉信号的发生、传递以及整合各个环节,并发现艾灸可以调节痛觉调制相关分子,实现对各级中枢敏化态的调节。体表的灸热刺激与结直肠的伤害性传入信号在脊髓水平的背角会聚,抑制内脏伤害性反应; 从中枢响应的角度发现艾灸镇痛效应是伴随着神经通路信号整合及神经可塑性变化而发挥的;在艾灸起效机制研究中,发现穴区嘌呤受体(P2X)、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等分子的作用与艾灸镇痛效应关系密切。艾灸镇痛效应发挥的另一种重要途径是通过对免疫系统的调节而发挥效应,通过对机体整体和局部免疫水平的调节,同样能够抑制外周和中枢敏化而发挥镇痛效应,这种效应涉及“神经-内分泌- 免疫”网络,通过调节胆碱能抗炎通路、HPA 轴等发挥作用。艾灸的这些镇痛效应途径在炎性痛、内脏痛动物实
验中都已证实;在临床研究中,我们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艾灸刺激信息的大脑中枢响应特征,发现艾灸和电针均能够调控缓解期 CD 患者静息状态下异常的脑功能活动,两者有其作用的“共同响应脑区”和“差异响应脑区”。在立足于热效应研究艾灸镇痛机制的同时,也开展了光和烟效应的研究,例如深入探索红外激光最佳照射剂量,并从中枢、外周揭示其治疗炎性疼痛的效应机制;揭示艾灸光谱、量效与波段的关系,拟证实艾灸红外光谱在艾灸-穴位能量传递中起重要作用等。
记者:艾灸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抗炎免疫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吴教授,您能介绍一下目前您们的最新相关进展吗?
吴焕淦教授:目前我们团队艾灸抗炎免疫研究有以下两个方面:
开展了针灸穴位激发机体内源性物质发挥抗炎免疫作用的研究:围绕艾灸激活穴位局部的温度分子感受器,运用多学科技术,结合基因敲除及局部穴区阻断技术,从穴区、脊髓、中枢、脑和靶器官的不同层次,围绕炎症性肠病、桥本甲状腺炎等免疫性疾病,深入揭示灸法激发机体内源性物质发挥抗炎免疫的作用机制。目前研究发现,艾灸抗炎效应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例如艾灸能减轻炎症性肠病(IBD)肠道炎症;能够调节 IBD 肠道促炎性因子和抗炎性因子的平衡,纠正结肠黏膜病变以达治疗之目的。同时,艾灸结合药物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T) 不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发挥了其抗炎免疫调节的优势。研究显示,艾灸联合左旋甲状腺素钠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甲状腺功能及生化指标改善等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用药,且在起效时间上也有着很大的优势。机理研究证实,艾灸能有效纠正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甲状腺组织病变, 改善 EAT 大鼠的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这一抗炎免疫效应与降低炎性细胞因子 IL-17 和 IL-23 水平有关,即通过调节机体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发挥抗炎免疫作用。此外,艾灸对 HT 患者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环磷酸腺苷(cAMP)及 cAMP 与环磷酸鸟苷(cGMP)比值(cAMP/ cGMP)、抗体依赖细胞(K 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淋巴细胞比例具有调节作用,能在一定程度纠正 HT 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状态。
针刺与艾灸对IBD 的表观遗传修饰影响的免疫调节机制:基于溃疡性结肠炎,从表观遗传修饰的角度,采用高通量测序(miRNA-seq、RNA-seq、ChIP-seq)的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观察针灸对 IBD 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发现①针灸能影响 CD 患者的结肠组织的 miRNA 表达谱,逆转 CD 患者结肠组织 miR-16-1 和 miR-142-3p 的表达,后续将聚焦 miRNA 对自噬的调节作用机制开展研究;②电针和隔药灸均能影响 DSS 诱导的 UC 大鼠结肠组织 miRNA 表达谱和转录组学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miRNA 表达谱中miR-184 在 DSS 诱导的 UC 结肠组织表达降低,而隔药灸能逆转其表达水平,或可抑制 UC 大鼠促炎因子的转录;③隔药灸能促进 DSS 诱导的 UC 大鼠结肠组织全基因组范围组蛋白 H3K4 二甲基化于抑炎因子启动子区域的富集。隔药灸对 UC 大鼠的保护效应可能是通过影响了表观遗传修饰的状态,继而影响相关免疫因子的转录达到调节抗炎免疫的作用。
记者:吴教授,虽然目前“针刺”临床应用较“灸法”广泛,但在临床上两种疗法治疗疾病可以相互补充,您在临床应用中如何理解“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呢?
吴焕淦教授:艾灸与针刺具有不同的刺激特征。艾灸是热、光、烟的综合刺激, 而针刺是一种生物力学(针刺过程中产生的触觉、压力与位移等)引起的创伤性物理刺激。MRI、ERP 等现代影像学技术,为探索和比较针、灸刺激信息的大脑中枢会聚与整合机制提供了技术和手段。我们在临床中比较和分析了艾灸与针刺两种不同疗法治疗克罗恩病患者的脑神经响应特征的“共性”和“个性”,结果显示,增强皮层和皮层下脑区间的偶联是针刺疗法和艾灸疗法两者作用的“共性”,对默认模式网络为主的全脑调节是艾灸疗法作用的“个性”,对稳态传入网络为主的全脑调节是针刺疗法作用的“个性”,上述研究结果对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也为阐释“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科学内涵提供了临床证据。
记者:吴教授,艾条灸法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类疾病,您在 973 计划灸法项目中重点研究了艾条灸。对于艾条灸,我们了解的不多,可否介绍一下艾条灸的起源和应用?
吴焕淦教授:艾条灸包括悬起灸和实按灸。最早的艾条灸可以追溯到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但是当时孙思邈只是认为这是一种熏蒸的方式。古代艾炷灸是主要的艾灸方法。其中,艾炷直接灸的方法, 由于施灸时直接在患者体表穴位燃烧艾炷,致局部灼痛、化脓和疤痕, 限制了直接灸在临床的应用与推广。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隔布施灸的方法,称之为实按灸,将艾绒和其他一些药材混合卷成长条形在穴位处施灸,灸条类似于目前临床应用的艾条灸的灸条。后来到了建国初,北京的朱琏教授提出单纯将艾绒卷成卷筒状进行熏灸,提出了“艾条灸”这一名称。同时,她一并提出了温和灸和雀啄灸的施灸方法,后来学术界再出现了回旋灸,统称为悬起灸,属于艾条灸法的一种。
艾是艾条灸的主要施灸材料,以湖北蕲春县所产的“蕲艾”为佳,2011 年,“蕲艾”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式确立蕲艾为道地药材。研究发现,蕲艾在燃烧释放的热量,以及艾烟中具有抗菌、平喘、抗炎、镇痛等作用的桧脑、桉油精、樟脑、石竹烯氧化物的含量方面,优于其它产地的艾。因此,在研究中我们选用了“蕲艾”作为灸材,重点研究悬起灸的临床疗效与影响因素。在证实悬起灸临床有效的基础上,从施灸温度、单次施灸时间、施灸间隔时间、施灸疗程上来探索分析影响悬起灸灸效的关键因素,形成肠易激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等多种病症的灸疗适宜方案。在应用悬起灸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国家“973 计划”项目团队陈日新教授创立了热敏灸技术,发现了穴位敏化现象,提出了“腧穴热敏”新概念,揭示了辨敏施灸“灸位” 与“灸量”新规律。
记者:吴教授,前面你所提到了有一种艾条灸法,称之为雀啄灸,这个方法为何如此命名?有什么样的临
床适应症?
吴焕淦教授:雀啄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故称雀啄灸。这是一种形象比喻的命名方法。雀啄灸的概念出现早于艾条灸,自 1954 年朱琏提出了艾条灸之后,将已有的雀啄灸方法,纳入到了艾条灸的范畴,把它定性为一种艾条灸的补泻方式,与温和灸相对应。根据我们对于文献的研究认为,雀啄灸和民国时期的一种雀啄术的针刺方式联系较为紧密,因为两者的操作方式是类似的。同时我们还认为雀啄灸的出现和实按灸的太乙神针和雷火神针、温灸器等都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早期雀啄灸的适应症, 朱琏个人并不认为有何特异性的适应症。但是同时期的其他医家,对雀啄灸的临床适应症主要有两种观点:1、小儿疾病和晕厥急救,起回阳固脱的作用;2、关节疼、腹痛、腹泻、胎位不正等。
记者:吴教授,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科技成果转化,请问您的团队在此方面进行了哪些工作?
吴焕淦教授:基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在艾灸仪器的研制方面课题组进行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应用的仪器主要有激光灸疗仪、生物信息反馈灸疗仪。激光灸疗仪是我们 973 计划“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机理研究” 项目中沈雪勇教授的研发成果。该仪器是一款基于传统艾灸红外光谱的激光灸疗仪,是仿制传统艾灸的新型现代医疗设备。其激光光源采用波长为 10.6μm 的 CO2 激光, 这一波长为传统艾灸及人体穴位红外光谱特征波长,在模拟传统艾灸红外辐射的同时,避免了艾灸的烟雾刺激。基础研究显示,传统艾灸与人体穴位红外光谱十分相似,其特征辐射峰波长在 10μm 左右。应用该仪器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该激光灸疗仪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癌性疲劳等有明显临床疗效。作为一种模拟艾灸的新型弱激光疗法,通过特定波长激光模拟传统艾灸的作用,疗效确定,治疗强度定量可控,在实现无烟化的同时,其安全性也更高。此外,该仪器还克服了艾灸需要专业人员长时间操作的缺点,既可在针灸临床治疗机构中应用,也可在中医保健养生机构中作为一种保健养生手段。其关键技术已于 2010 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200910056991.4),其产品“SX10-C1 激光灸疗仪”已于 2016 年 11 月 10 日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注册证编号:沪械注准20162210783)。
生物信息反馈灸疗仪,是根据雀啄灸的原理进行设计的。雀啄灸疗法将艾条点燃后产生的近红外和温热效应,通过一近一远交替的“雀啄”方式施灸相应穴位,传统雀啄灸疗法由于治疗过程需要每个治疗部位进行持续的全程人工操作,难以广泛应用;还由于受艾条总能量的限制,要达到充足灸量存在困难,不容易调节灸疗的治疗剂量以达到最大疗效。因此难以在临床大量应用,需要发展提高。结合传统医学雀啄灸的理论, 杭州大力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了生物信息反馈灸疗仪(大力神雀啄灸),一方面使红外能量能更好地穿透皮肤到达治疗部位,另一方面有利于治疗部位皮肤的散热,避免灼伤。生物信息反馈灸疗仪,通过自动传感器分析受试者指尖动脉搏动节律模仿了雀啄灸的原理,自动调制红外线发生装置的刺激频率,使仪器发出与微循环波动节律一致的脉动红外线,以实现同步脉动照射方式。与连续照射相比,同步脉动照射方式在能量利用方面更有优势。
此外,团队陈日新教授的热敏灸科技成果已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重点推广的国际合作项目,并开办了全球首家热敏灸医院。热敏灸技术已经在全国 27 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 28 家三甲医院、109 家二级以上医院内推广应用。
“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机理研究”项目更重视理论和实践的转化,基础与临床的交融,有助于深入阐明艾灸内源性黏膜保护、修复机制;明确艾灸内源性痛觉调制效应和中枢整合机制;明确温和灸热、光、烟与灸效的关系,揭示艾灸热、光、烟效应的生物学基础;阐明得气、灸温、灸材是影响灸效的生物学基础,基本阐明艾灸、针刺启动的作用途径和中枢调控的异同。在阐明原理的基础上,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灸法临床疗效,完善和发展中医灸法理论,推动灸法新一轮的创新与发展,促进灸法的国际推广和应用。
摘自《世界中医药杂志》